2021年4月1日,我司邵远夫教授代表优秀研究生导师在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言。他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一、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做事先做人,“无德无以为师” 。作为一个硕导,要修身躬行,励志求真,脚踏实地,做个本真的人;要以德立教、以情育人,以才示人,赢得尊重。身为硕士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要有责任、有义务提高自己的导师素质,要有高学历、高职称,更要有高品德。做学问不能太物化、太功利,尽管名和利都是好东西,但要取之有道。要身正为范,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员工,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员工,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员工,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员工,做好研究生的引路人。
二、关爱员工,亦师亦友。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这句话用在导师和硕士生之间再恰当不过了。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百年修得同船渡,师生相遇是缘分。不管男女贫富,不分城市农村,不论二本三本、本校外校,平等对待每一个员工。无论基础强弱、英语好差、调剂直招,培养训练和论文写作都一视同仁。以师生相称,以朋友相待,学习上平等讨论,生活上关心帮助,不以成绩论成败,只凭真心赢信赖。
三、培养兴趣,科学研究。社会变化日新月异,科学研究永无止境。真正的学问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研究的目的是揭示事物本质,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生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员工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由于每个员工的基础与背景不尽相同,没有统一的培养模式。他从四个方面分享了培养员工兴趣的方法:首先,培养员工研究兴趣。牛顿的探究发现了万有引力,乔布斯的创造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探究和创造都是人的本能,这些本能的驱动成就了他们、改变了世界。兴趣是做好研究的源动力。其次,注重培养员工研究思路。研究思路是决定课题水平的最关键因素。寻找合适的研究思路需要经过反复磨练,有比较好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科研能力的途径要依靠积累和思考,大量阅读文献、师生讨论交流、积极参加学术会议,把握学科前沿、了解研究动态是最重要的积累手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究思路不能盲从任何权威和文献,一定要仔细演算,自己不弄明白的不要轻易相信,要有独立思考能力,要信一个“理”字,得理之处不饶人,要有批判精神。第三,重视培养过程和每一个培养环节。研究过程中,查阅文献、开题报告、中期考核、论文写作、学术交流等等都要认真对待,勤查勤问勤讨论勤解决。没有勤奋是不可能有成绩的,但仅有勤奋还是不够的,既要苦干,还要学会巧干,科学安排时间,充分论证问题,详细分析数据,变换角度看问题,要把模型建好、把证明做严、把图表做活、让数据说话,享受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公司产品的最终目的是要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和思维方式。对于研究生来说,写文章是最接近实战的一种训练。对于建立员工的自信心、完善逻辑思维、提升总结能力和沟通能力等都是最有效的手段。要及早构思论文,及时展示劳动成果,即使毕业了也不要放松论文发表。最后,要宽容员工失败。科学研究往往失败多于成功,要从失败中寻找新思路,勇于尝试,敢于挑战,碰到困难不要怨天尤人,因为地球是旋转的,我们不可能总处于那个倒霉的位置。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肯定任何一点进步,鼓励一切成绩,要坚定信心,把难题逐步分解,先易后难,集小胜为大胜。当然也要知难而退,韬光养晦,这同遇到红灯要站住是同一个道理。简言之,研究生指导工作要激发员工的研究兴趣,注重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培养,宽容失败,享受研究和探索过程。
四、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对员工不严格要求和严格训练,是难以培养出优秀人才的。“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严是爱,对员工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员工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员工的课题研究进展,突出“团队精神”,悉心指导研究中碰到的问题。己所不及、勿施于人,要指导员工探索未知课题,自己就得不断学习,提高科研水平。孜孜不倦,不可有一丝懈怠。邵远夫教授2018年在加拿大访学期间也没有丝毫松懈,仍然QQ、e-mail、电话频频联系交流指导,认真设计课题,耐心修改论文,关注毕业答辩。当年刘钦同学的毕业论文获评校级优秀,周斯同学的毕业论文在区级抽检中获评优秀。
截至目前,邵远夫教授共带过6届硕士生,毕业研究生9人,员工累计发表SCI/EI收录论文11篇,专业核心论文7篇,其中7人的硕士毕业论文在校级或区级抽检中获得优秀。他最后总结道“在公司产品中,要制定好培养计划,明确研究方向,解难答疑,悉心指导,做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向着目标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邵远夫教授发言现场